卢 钰
2024年,市医疗保障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职责使命,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医疗保障事业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群众“医”有所保。2024年,全市471.5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达到98.37%,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均在99.9%以上。提高肾透析、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三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取消门慢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三家限制,村医通结算门慢病种增加至8种,降低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起付线,拓展职工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参保人医保待遇水平得到提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政策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为95.38%、75.65%,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为78.83%、78.20%。落实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共资助参保29.14万人、医疗救助44.15万人次,救助金额2.95亿元。医保药品目录扩大至3088种,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增加至430种,增加72种药品纳入门诊单列统筹结算,本地10种制剂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001项,待遇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医疗保障范围继续扩大。
改革“医”路前行。2024年,我市新增274种药品和39类医用耗材集采,价格平均降幅分别为48.87%、67.4%,年内集采落地药品及医用耗材可减轻参保患者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2.34亿元。累计节约支出达到 10.42亿元。医保支付改革更加规范。先后出台DRG付费实施细则、结算清单审核管理制度、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医保付费考评细则、部分病种非住院指征(试行)等文件,细化DRG管理。全市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就医自付费用、平均住院床日,同比2023年分别下降7%、4.45%、0.05%,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医、保、患三方共赢局面得以巩固。
服务“医”路畅通。2024年,我市16项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完成,业务办理按下“快进键”。177个“医保+”合作服务站点与市县乡村四级医保服务体系构建了“15分钟医保服务圈”,时刻彰显“医保温度”。推动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在109家定点医药机构落地,197家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从“刷卡”“扫码”走进“刷脸”时代,医保报销安全高效。积极推动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优化“双通道”药店结算系统,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慢病种增加至10种,医保报销省时省力。实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准入“承诺备案制”改革,降低非住院类医疗机构定点准入门槛,缓解运行压力。优化审核流程,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费用月度结算时间压减至12个工作日,高效结算利企惠民。
监管“医”路守护。2024年,我市坚持专项治理常态长效,先后开展医疗机构专项整治、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打击欺诈骗保“百日行动”,全市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033家,查办一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拒付(追回)医保基金4546.25万元。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176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智能场景实时监控,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智能监管形成闭环,推进打击欺诈骗保、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一体纠治,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得到持续巩固,切实守护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宣传“医”切为您。市医保局在各类媒体开设“我的医保故事”“方言说医保”“主播说医保”“漫画说医保”“医保热线问答”宣传栏目,宣传发动主流媒体、自媒体、商保机构、金融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积极参与医保宣传工作,拍摄制作医保政策宣传视频124个,编撰医保政策宣传信息259篇,在国家、自治区和市本级各类媒体刊播,医保政策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抓好医保政策“面对面”宣传,推进医保政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影院,为群众解答各类医保政策问题,有效提升医保政策知晓率,广大群众了解医保、参加医保、享有医保意识显著增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