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陆颖敏 通讯员温志杰)记者2月15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伴随着气温回暖,我市逐步进入春耕阶段,时下正是春季秸秆焚烧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卫星遥感监控、铁塔视频监控、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响应巡查、联合气象部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落实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员入户宣传并巡查灭火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抓实秸秆禁烧工作。
2月14日,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卫星遥感监控发现我市秸秆焚烧火点4个,其中港北区根竹镇2个、港北区港城街道1个、覃塘区三里镇1个。通过铁塔视频监控发现火点130个(未剔除固定源、农家烟囱、拜山祭祖火点),及时处理127个,及时处理率97.7%。其中,桂平市火点13个,及时处理率100%;平南县火点18个,及时处理率100%;港北区火点45个,及时处理率100%;港南区火点24个,及时处理率100%;覃塘区火点28个,及时处理25个,及时处理率89.3%。
连日来,市气象局在龙头山、亚计山持续实施了多轮次烟炉增雨作业,并在港北、桂平、平南等地4站点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我市农业干旱现象,改善了空气质量。
根据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结合我市实际气象条件研判,我市近期可能出现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或PM10。经研究决定,自2月15日12时起启动大气污染防治Ⅲ级(黄色)应急响应。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根据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指令,24小时严禁辖区秸秆露天焚烧,加强人工增雨措施,加强移动源尾气管控,视情况开展涉气企业错峰生产,强化全市重点区域扬尘、垃圾焚烧及油烟管控,凝聚合力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