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西安未央湖动物园,喝个咖啡就能撸狮子。动物园工作人员证实,撸小狮子的服务是春节期间推出的,因为小狮子刚出生,有游客提出想抱着拍照,慢慢地就开始了这一业务。据了解,撸小狮子的价格为每人268元,包含在室内撸10分钟小狮子、鸟咖门票、动物园门票、饮品、小吃。
赞:“撸狮互动”
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施 卞
西安未央湖动物园推出的“268元撸狮子”套餐服务引发热议。客观地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动物园的“撸狮”项目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并非简单的猎奇营销。
在专业饲养员的监护下,游客与幼狮的互动打破了传统动物园“只可远观”的物理隔阂,让公众得以近距离感受野生动物的真实状态。两只仅一个月大的幼狮尚未断奶,无攻击性且健康可控,这种互动既满足了人类对自然的亲近渴望,也为动物保护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具象化场景。相较于冰冷的笼舍展示,亲身触摸幼狮的体验更能激发游客对生命多样性的共情。尤其对儿童而言,这可能是其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蒙起点。
反对者多聚焦于“动物尊严”与“安全风险”,却忽视了互动本身的教育潜能。
“撸狮子”项目设计中,包含饲养员讲解、动物习性介绍等环节,将科普教育融入体验过程。例如,游客在接触幼狮时,可了解其成长阶段、哺乳特性及野外生存情况,这种“沉浸式学习”远比展板文字更易深入人心。此外,套餐内鹦鹉、蜥蜴等动物的互动,亦能引导公众关注常被忽视的其他物种,拓宽生态认知的边界。
当然,争议本身亦是一种警示。若动物园为追求短期利益过度消费动物,确会背离保护初衷。但需看到,未央湖动物园已主动限制互动时段、控制人流,并整改下架争议项目,这表明市场与监管可形成合力,推动互动模式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未来若能建立健全动物福利评估机制、限定互动对象年龄与频次,并强化法律约束,“撸狮”类项目或可成为动物园教育职能的延伸,而非商业化的异化。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不应非黑即白地割裂为“隔离”或“驯化”。此次动物园的尝试,本质是一场边界探索:如何在尊重动物天性的前提下,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尽管需以规范为前提,但其展现的情感联结、经济反哺、教育创新等方面积极意义,值得理性审视。
唯有在探索中完善,方能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人与动物共生之道开辟新路径。
弹:野生动物
不是娱乐产业道具
□天 歌
对268元“撸小狮子”套餐的争议,远不止于一个商业项目的存废,而是将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深层矛盾推到了聚光灯下。当下,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一切生物都纳入消费的范畴,却忘记了生命本该有的尊严与边界。
在消费主义的狂潮中,野生动物逐渐沦为娱乐产业的道具。从马戏团的动物表演,到野生动物园的互动项目,再到社交媒体上的异宠视频,野生动物的自然属性被不断剥离,取而代之的是满足人类猎奇心理的商品属性。
动物园的“撸小狮子”项目,正是这种异化的典型代表,已然“撸”过了界。将猛兽幼崽作为娱乐工具,不仅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更折射出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价值扭曲。当生命被明码标价,当野性被驯化为娱乐,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生命本质的认知。这种“娱乐至死”的倾向,正在消解人类与自然应有的界限。
从生物学角度看,过早接触人类会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幼狮需要学习的是生存技能和群体规则,而不是如何取悦人类。违背天性的驯化过程,实际上是对生命本质的亵渎。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基于相互尊重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而不是对生命的亵玩。这种尊重不仅关乎动物的福祉,更关乎人类文明的底线。
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体现了文明社会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虐待野生动物,禁止不当利用野生动物。这些法律条文不仅仅是束缚,更是文明社会的边界。动物园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应该承担起教育公众、保护动物的社会责任。将野生动物商业化、娱乐化的做法,违背了动物园的设立初衷,更是对公众的严重误导。
人类需要娱乐,但娱乐应该有边界意识,野生动物不是玩物。让我们重拾对自然的敬畏,重建与野生动物的正确关系,这才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生命尊严不容亵渎,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根基。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