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陆颖敏
3月6日,13名武警广西总队贵港支队某中队的官兵刚来到平南县平南街道居民刘佩凤家楼下,刘佩凤便迎出来,满脸笑容地对官兵说:“你们来啦!我太开心了。”为首的一名士兵代表全体官兵将一束鲜花和24封感谢信送到刘妈妈手中,并和她拥抱。
刘佩凤招呼官兵坐下,一边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一边询问他们的近况。忙忙碌碌间,她说了不下10次“我太开心了”。
这顿饭,她从昨天就着手准备了,扣肉、酸甜猪脚、萝卜炖牛腩、腊肉腊肠……摆满了两大桌,官兵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刘妈妈的爱。
23年来,中队里最“老”的兵也是从“班长的班长”的口中知道“兵妈妈”——刘佩凤与驻地官兵之间的感人故事。
头发斑白、身形微胖,慈祥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刘佩凤这位普通妇女用善良和热情温暖了武警某中队一代又一代的官兵。
“有困难就来找我,我想办法解决!”这句话,刘佩凤说了23年,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23年。
故事始于2002年夏天,刘佩凤跟随退伍的丈夫到武警某中队打球,经过中队的菜园时,看着官兵生疏的种菜动作,便忍不住上前指导:“菜苗要轻放,间隔稍宽,回填土不能压太实……”
从此,刘佩凤便成了中队里的常客,指导官兵种菜、喂鸡、喂猪,给官兵包饺子、粽子、汤圆。村里的应季瓜果也被刘佩凤“收罗”起来,送到营房给兵娃们尝鲜,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兵妈妈”。“兵妈妈”的爱温暖了官兵们的心,许多官兵退役后,还时常打电话、发信息问候祝福刘佩凤。今年农历正月初四,退役军人阳飞鹏一家三口专程从湖南省衡阳市赶到平南县给刘佩凤拜年。
小军是一名来自安徽的士兵。刘佩凤初次接触小军,便感觉到他心事重重。在刘佩凤的旁敲侧击下,得知因小军家人重病住院无人照顾,小军便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刘佩凤与部队沟通后,将做小军思想工作的活揽过来,多次与他谈心,讲述其丈夫参军的故事。经过刘佩凤的劝导和鼓励,小军坚定了服役的决心。服役期间,小军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
23年来,中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刘佩凤那颗爱军拥军的心。
2019年,中队办公点搬迁,与刘佩凤家相隔甚远,乘公交车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营房。今年73岁的刘佩凤左腿患关节炎,腿脚不如往日便利。但是,她坚持每周都去中队看望官兵,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人民子弟兵保护着我们,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刘佩凤说。
刘佩凤全力支持拥军工作,给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树立了榜样。儿子一直默默支持母亲的拥军事业,儿媳也表示要接过婆婆手中的拥军接力棒,继续为官兵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官兵们离开后,刘佩凤坐在沙发上,慢慢读起了官兵送来的信,看着熟悉的字迹和真挚的话语,她一脸幸福地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