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故居今何在 2025年02月17日  

  ◎黄传豪

  胡以晃,也称胡二妹,广西平南县官成镇八垌罗文村人,后迁居大同里山人村。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正月初七。胡家先代是江西临江府人,多是仕宦富有者,迁到广西平南县后,成为平南山区巨富。到了其父胡琛已经是“手创粮租四千八百石,占有的山场田地,横跨平南、藤县和金秀三个县”,胡父建起了富丽堂皇的房屋。在太平天国重要人物中,胡以晃是出身最富的一个。胡以晃是太平天国初期著名军事统帅,战功卓著,是天国官员中唯一的武秀才(文秀才为何震川)。因功封护国侯、护天侯、护天豫,后病死于临江(一说死于“天京事变”)。胡以晃的儿子胡万胜在胡以晃去世后当上了“幼豫王”。胡万胜有三个儿子,长子后裔在同治年间从南京南郊祖堂山一带迁到南京东南五十里汤山附近董家边村。太平天国失败后,胡万胜的次子胡乔友逃到苏北盐城河涂,其后裔在1920年从苏北迁移上海,支系为胡以晃—胡万胜—胡乔友—胡成孝—胡儒林。1951年,胡儒林出生于上海。

  胡以晃在27岁时搬离罗文村,迁到大同里山人村结庐造舍。山人村位于今马练瑶族乡北胜村打铁坪,大同山区和鹏化山区交界处,南邻国安花洲,北靠大瑶山,东与水晏、大旺、藤县大黎相连,山峦叠嶂,曲折蜿蜒。因是明末知州胡仲康(号山人)的隐居地,故名山人村。

  山人村坐西向东,房屋全部是干打垒曲尺形的土瓦木结构,正屋与廊屋之外有干打垒的围墙,从正屋南头墙拉平向东伸展10多米后,再拉成直角向北折至廊屋,与廊屋接合。墙围偏北距廊屋约四米处向小溪开门楼,形成一列五间正屋、二间廊屋的平房。曲尺柄向北。墙顶上盖茅草,上压泥土以固之。正屋当中三间,中间是厅屋,厅屋内西边是套房,其他二间是附屋。正五间前面至墙围的空间是泥土晒场,平时作院子用。胡以晃在山人村的庐舍属于山庄田寮,和他的罗文祖居相比相差甚远。

  金田起义后,山人村所有房屋都被清军烧光,土墙全部捣平,但房屋的石脚和屋后高山上用泥石构筑的营盘,即山人营和远处山上的大栀营、双田营、羊枯顶营等营盘的遗址尚在。和山人村仅数里之隔就是国安乡的花洲村。金田起义前夕,山人村是指挥各地团营的秘密总部,花洲村是平南县和藤县拜上帝会众打造武器、训练队伍的中心。

  1977年8月10日,平南县人民政府公布山人村住地遗址和山人营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新修建的蒙金二级公路经过胡以晃旧居山人村附近,公路边线刚好压到了旧居边上,然而旧居已被全部拆除,如今已找不到旧居的丝毫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