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陆颖敏
1月4日,天气晴好。行走在港北区西江产业园区的道路上,目之所及,都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厂房,一辆辆载满电动车成品、零件的大小货车来回穿梭。
在爱玛智慧出行产业园涂装车间内,自动机器人正在进行塑胶件的喷漆工序。
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涂装部部长曹晓禹介绍,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公司涂装车间的自动化喷涂线全新升级。随着“机器人喷涂工”正式“上岗”,该公司成为行业内首家采用自动机器人喷涂塑件的企业,并于今年1月达到量产条件。
“之前一条手动线需要35人,现在只要10余人,效率提升不少。”曹晓禹告诉记者,“机器人喷涂工”比人工线效率提高30%。
数控激光切割、管材智能加工、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喷涂机器人……从制造到“智造”,爱玛智慧出行产业园在发展和管理中融入智能化元素,人机交互随处可见,实现管料加工、焊接、塑件涂装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此外,该公司还搭建了智慧物流系统,实现原料供应、生产调度和成品发货的高效衔接,“七天交付、次日到达”成为常态。
“园区采用了智能制造系统,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协作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生产效率、质量管控和资源利用率的全面提升。”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说。
据了解,爱玛电动车智慧出行产业园于2024年10月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建成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仓储中心等,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具备总装、焊装、涂装、注塑四大工艺体系,生产流程大部分实现自动化。公司现有员工530多人,拥有研发、工艺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30多名,今年预计生产新能源电动车超70万辆、产值约17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
不仅如此,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通过“以商招商”方式,先后引进了时亿、豪派、蒲公英等5家配套企业,车架、鞍座、线速等关键零配件实现了本地化配套生产。
近年来,我市瞄准培育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的新方向,强化招商引资,做优做实服务,不断引进涵盖两轮、三轮电动车整车及车架、电机、塑件、线束等零配件企业,延长产业链,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由单兵作战向组团发展转变。
目前,我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生产制造,再到下游销售服务的集聚效应,产业链条发展较完善。
“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为我们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打开更大的空间。”刘海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