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易舟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紧密围绕《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不断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在发展中医药种养产业方面,市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结合全市中药材种植情况,遴选出市级中药材种植基地,并积极引导和协助符合条件的基地申报自治区级中药材示范基地。通过中药材示范基地的遴选和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市道地药材持续化、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已有中药材种植基地68个,栽培中药材品种85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6.8万亩,总产量近15万吨,产值达25亿元。其中,穿心莲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肉桂、八角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区排名分别为第三、第四位;泽泻、葛根、天冬、艾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了修正药业等深加工企业,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深加工领域纵深发展。目前,我市共有中药材加工企业20多家,加工作坊180多家,年产值达4000万元。同时,扶持了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强品牌塑造与推广,提升了中药材产品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我市成功打造了黄芩胶囊、重感灵胶囊、消炎利胆片、野木瓜片、强力枇杷露等一批畅销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源安堂”“肤阴洁”等品牌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为不断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我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独特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去年,我市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与澳门大学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由澳门大学提供科技支持,整合我市肉桂、山药、八角、葛根、穿心莲等道地中药资源,共同打造特色品种。在去年6月举办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有8个香辛料、中草药贸易加工等关联项目落户贵港,涵盖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将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