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荷城小学 吴燕飞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老师能在授课内容、扩展专业知识的阶段上更为省时省力,能高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在锻炼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等方面可获得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和开阔学生视野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把声、像、色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以视听方法实现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它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光靠老师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课充满热情,学生却是云里雾里听不明白,提不起对美术课的兴趣,上课不认真听,在台下讲话或做别的事情。这样的课堂,学生既不能学到知识,也影响课堂秩序,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图像、动感十足的动画效果吸引着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真的想法,能较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相关美术专业知识,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用多媒体的歌曲、影像、动画等构建课堂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积极学习美术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好的课堂导入很重要,高质量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还能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需要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使学生走进艺术的情境,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中。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美丽的纹样》一课的课堂导入,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故宫青花瓷的纹样、广西壮锦的纹样,以及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和屋檐的瓦当纹样等,进行实物分析,让学生初识纹样构成特点。之后,提出“盘子里面描绘的纹样是什么?”让学生亲切直观地认识盘子里的莲花和鲤鱼纹样,感知纹样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寓意,了解单独纹样基本特征。
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添加音效的方式利用椭圆图形重复、组合、排列的设计方法去设计荷花纹样,学生能直观地了解纹样设计方法、过程,教师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了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师可用多媒体设计互动拼摆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希沃白板的运用,尝试用睡莲和玫瑰花进行纹样的设计,进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运用自然形或几何形、对称式和均衡式的骨架进行纹样设计……这样一节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且高效的美术设计应用课就完成了。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国画、水粉画教学中作业未干不能粘贴进行展示的难题。而运用多媒体手机投屏、手机拍照同步上传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展示难题,可以现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讲、总结,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无论在美术课堂的引入新知阶段,还是课后拓展阶段,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与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明白美术呈现的多样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美术教学延展性,让美术教育释放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