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理论·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三向”发力破瓶颈 助推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中共平南县委党校 石林衡

  近年来,平南县大鹏镇以“生态立镇、文旅兴镇”为主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文化的传承发展。然而,受制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融合度低、运营管理水平弱等现实瓶颈,其资源价值未能充分释放,影响了乡村振兴进程。为突破这些瓶颈,我们必须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既要精打细算“眼前账”,也要深谋远虑“长远局”,推动农文旅从“肌理融合”到“血脉相融”的质变升级,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创新用地供给机制破基建瓶颈

  大鹏镇景区道路、停车位、餐饮服务、集中展销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且用地矛盾较为突出,因而应系统构建“规划管控+改革试点+多元投入”的用地保障机制。一是构建规划引领的用地管控体系。依据2022年贵港市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贵港市鹏山保护条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开发边界,明确“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即以北帝山为核心,沿蒙金二级路打造盆景长廊示范带,沿大湟江打造生态休闲带,同时划分民俗文化区、农业体验区、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二是探索灵活多元的用地供给模式。创新实施“点状供地+复合利用”改革,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工程。利用景区周边低效用地,试点建立农文旅融合用地示范区。在耕地“非粮化”管控前提下,允许采用装配式建筑建设临时旅游设施;建立土地复合利用正面清单;继续推行“闲置土地入股”供地方式。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构建“财政引导+社会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实施农文旅提质工程。公开招标选定具备旅游基建经验的社会资本方,按照“建设—经营—移交”的BOT模式,采用“门票分成+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回报机制,对现有村道进行拓宽改造,增设错车道和智慧停车导引系统,进一步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二、以打造“瑶风盆韵”IP破融合壁垒

  当前,大鹏镇农文旅融合程度尚浅,需要深入挖掘瑶族文化和盆景艺术内涵,打造“瑶风盆韵”文化IP,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体验式产业链。一是构建文化IP价值体系。以瑶族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为基础,组建由民族学、艺术学专家及非遗传承人构成的专家团队,系统挖掘盘王节、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仪式符号与精神内核。同步建立盆景艺术研究工作站,提炼岭南盆景技法与瑶族图腾的融合元素,形成“瑶风盆韵”视觉识别系统。通过数字化建档、文化符号专利注册等方式,构建包含非遗技艺、民俗节庆、艺术形态、生态哲学等4大核心要素的IP价值体系。二是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对在建的海联商业街规划瑶歌对唱、状元文化活动等动态展演区和“前店后坊”经营模式的商铺,布局瑶绣、盆景等工坊和瑶药养生馆、草本茶饮馆。推行多产联动发展模式,建设茶、三华李、八角等共生基地,开发四季采摘课程与农事历打卡系统。三是开发复合型产品矩阵。设计本地一日游或两日游套餐,如日间“登高探秘+工坊研学”、夜间“星空露营+瑶药泡脚”等。推出跨景区联票系统,串联北帝山生态游与县域非遗体验点,形成文化漫游环线。同时,因地制宜,低成本设置“拍照打卡”装置。建议在景区内设置打卡点,并提供旅拍服务。四是建立全周期运营体系。如构建四季节事体系,春季举办瑶绣纹样设计周,夏季开展盆景大师赛,秋季打造丰收艺术季,冬季策划瑶药养生论坛。重点策划“鹏山星空音乐节”活动,引入民族电音跨界演出,形成年轻化传播爆点。

  三、以建立产才协同机制破运营困局

  大鹏镇农文旅产业经营者多为中老年人,经营模式相对粗放,缺乏品牌意识和健全的运营逻辑,亟须通过产业联合体构建与人才引育体系完善双向发力,推动农文旅融合提质增效。一方面,在产业端,应以民宿、农家乐、盆景园等特色业态为核心,建立利益共享型的产业联盟,创新“自愿入股+保底分红”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客源互导和资源互补。同时,应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实施“五个统一”的标准化运作模式,包括统一品牌形象设计、服务标准制定、数字化平台搭建、全网营销开展以及质量监管执行,以促进分散的经营主体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在人才端,构建“外引+内培”双轨机制。实施“候鸟专家”计划,联合高校柔性引进运营管理、产业规划等领域专家团队,明确专家驻镇服务时间,并提供津贴及绩效激励,核心任务是制定产业规划、培养骨干人才及对接企业资源。同步共建农文旅实训基地,形成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启动“新农人”培育计划,聚焦青年创业者,通过与区内高校、县职校合作,定制专题课程,重点培养乡村旅游运营、电商直播等实务能力,并每年开设专班定向输送人才。对于高层次学历的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和免租办公空间,构建“选育留用”的闭环人才生态。

  【本文系2024年度广西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平南县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以大鹏镇为例”(批准号:2024ZDDY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事·广告
   第03版:理论·教育
   第04版:平安贵港
谈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把德育贯穿于智体美劳教育全过程
坚持“三向”发力破瓶颈 助推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背景下乡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影响因素与探究
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
贵港日报理论·教育03坚持“三向”发力破瓶颈 助推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